【轉貼】2006年台北廚具-聚集經濟與藍海策略(作者:蔡長山)

  美國哈佛大學競爭策略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E.Poter〉說過:「產業在國際的競爭力,是以國家為單位的。」也就是說任何一種產業要進軍世界,國家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必須結合產、官、學,以舉國的全力投入方有機會在國際市場上與競爭者一較長短。

  「全國聯合會」成立迄今已經過二年二個多月了,我的任期已剩沒有幾個月了。當初成立時,我擬訂了「工作計畫」和「年度預算」被朋友笑稱「蔡長山草案」。他們認為這種策劃只有我想得出來,也只有我敢妄想去執行。如今二年多已過,我的計畫也實行了百分之八十,如果年底的「台灣廚具台北跨年展」能順利完成,我的願望便只剩下一個:「推動廚具業生產工廠聚集,進軍國際市場。」我知道這是最難的一樁,但我也知道台灣廚界業的未來,在面對著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角色越來越成熟的未來,如果台灣不走快一點,不搶先一步進入國際,我對廚具設計產業的未來便很難抱以樂觀。

  最近看完「藍海策略」和「藍海策略台灣版」,再想起「麥可‧波特」以國家為競爭單位說,大膽的假設:要是傾台灣全國的廚具業之力,並請求政府、學界的資源和創新知識的協助,很可能讓我們這個行業駛向「藍海」。

  請注意我說的是舉全國產、官、學之力,推動的是全國廚具業一起通力合作。我們台灣腹地不大,中小企業林立,如果由個別企業加入國際競爭,勝算不大。我們是否能以「國家」以「台灣」為共同品牌,讓「MIT」(Made in Taiwan)進軍並揚名國際。我們並沒有像「藍海策略」裡所舉的那些例子,那些企業的規模,台灣廚具業要打的是群體戰力,在國際市場上與人打群架,力圖讓「MIT」出頭。

  台灣廚具要整合全國總體戰力,首先業者必須捐棄過去「閉門造車」,以圖「出奇制勝」的舊觀念,我們以前在自己的國內「紅海」裡血拼,不是「你死」便不能「我活」,但我們要進軍國際,更非「徹底合作不可」。要合作.把生產工廠聚在一定區域裡,是最有利於心得、資訊共享的。再說,我們目前的工廠也沒有多少真正設在工業區裡,有也規模不大,各種軟硬體設施不夠齊全,再怎麼努力請國外買家來,也很難具備充分的吸引力,於是「在一個合法的專業園區裡」,合在一起力量便可能很大,大到政府願意支持,學界願意擔任我們的研發單位,為我們訓練人才,人才一多,我們的創新能力便有可能推動我們進入「藍海」。

  有ㄧ個廣告是這麼描述的,由廠區——我方港口——對方港口——立即報關透過物流進買家倉庫,這中間的距離越短,費用越低、競爭力越大。如果我們聚在一起提出請求,政府一定基於發展經濟,會給予我們重視並協助,我們再來看我們的上游,當我們聚集成功,他們必然會跟隨我們,設立供貨倉儲在我們附近,甚至就在廠區裡,如果沒有進來,他的商機便會大受影響。

  設若我們能聚集成功,可以試著代入「藍海策略」的四項行動架構,一、消除:同業間過去因互不信任,互相猜忌,敵情不明,誤判情勢而做出損人又不利己的傷害同業情事,屢見不鮮;聚集之後交往密集,互通有無可以消除上述同業因競爭而互相傷害。二、降低:上游的供應鏈管銷費用可以大幅縮減,國內外供貨廠商容易用最省時省力方法找到買方,並進而可以就近設立供貨倉庫,甚至設置加工廠,大幅降低我們的庫存壓力與進貨成本。三、創造:請求政府的協助,尋找港區附近土地設立園區,優厚利率協助建廠,購買生產設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嶄新的機器設備,可以創造附加價值高的產品。四、提升:大量聚集之後,彼此切磋,垂直水平分工,學界協助研發,規模經濟較易施展,共同美化廠區,共設研發單位,共用展示室簡報室,共購置較先進多媒體簡報器材,甚至共同投資貿易拓展部門,積極向國外推展業務,出國參加重要的展覽,訓練一批可以互相支援的外語、外貿能力的人才,提升台灣廚具業的國際能見度,讓國外買家放心向台灣下單。

 

  「各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用在今天台灣廚具業,確有重新商榷的必要,尤其在第二代紛紛挟著比上一輩完整豐富的學歷,已著手接班佈局。如果仍然把目標市場鎖在區區小島的台灣,「紅海」現象的廝殺,已可預見。但這些新的一代雖有抱負,有遠見,但普遍缺乏經驗,也較少膽識。期待老一輩的業者,在交班之前,能否再運用最後的智慧魄力,為他們營造出一個較為開闊的格局,並指引出一個較清晰的方向,則台灣廚具業的「藍海」可以期待。


店家訊息

留言板

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