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续签NBA至2025年 背后是金元魔力?没那么简单

发布人:球迷网 信息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24直播网 人气:

一纸通告让2019年体育版权市场最大的悬念盖棺定论。

二九日清晨,篮球协会与网络平台达成合作意向,约定网络平台将承担“篮球联赛中华地区数字传播唯一官方协作方”的职责,合作期限持续至二十五年。

尽管外界盛传腾讯与阿里达成价值十五亿美元的协议,此说法尚未获得官方确认,不过两家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引得版权领域风起云涌,这一态势预示着腾讯将稳固在国内体育平台领域的领先地位。

那么拿下NBA的背后是金元的魔力?恐怕并不那么简单。

腾讯NBA版权_阿里争夺战_腾讯nba比赛录像下载

头部资源,谁都想吃一口

这恐怕是NBA版权在中国争夺最为激烈的一次。

也许大家还记得2015年春季腾讯以五亿美元获得2015至2020年NBA播放权的事件,那个价格首次让国内观众体会到版权市场的天价行情,不过现在看来已不那么震撼人心,毕竟阿里巴巴这个有力的竞争者已经加入战局。

一方面,在体育版权领域,腾讯一直主打篮球的头部资源。

统计表明,我国篮球迷对NBA的关注度达到83.8%。由于本身具备深厚的篮球底蕴,以前腾讯对于足球版权的竞争表现得并不积极。

另有一面,腾讯的相关组织及业务,连同其会员机制,在多年运作中始终围绕NBA发展壮大。

腾讯体育的总经理赵国臣表示,NBA项目动用了公司将近一半的工作人员。如果没有NBA版权,公司将遭受重大打击,而保留版权则能维持目前的优势地位。

同样因为NBA拥有丰富的资源,当新一轮合同开始时,很难确保不会有新的竞争者出现。

去年,外界就已听闻,下一阶段NBA的转播权将由腾讯、阿里巴巴及咪咕竞标,今年三月,NBA中国与阿里巴巴宣布深化战略合作,阿里巴巴高管蔡崇信出任NBA中国董事,此举加剧了外界对阿里巴巴意图的揣测。

事实上,自2019年起,阿里巴巴在体育版权领域的兴趣变得十分显著,远超从前。就足球而言,阿里巴巴与苏宁就PP体育的潜在合作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在篮球方面,众多消息透露出,阿里巴巴正积极投身于与腾讯争夺NBA版权的竞争中。

阿里巴巴拓展体育版权领域的目的显而易见,一方面是为了提升自身在体育内容平台上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则有一条明确可见的商业策略,即借助体育赛事和内容吸引流量,将这些用户导向阿里巴巴的在线购物平台。

根据统计资料,我国18岁到30岁的青少年体育爱好者比例非常可观,达到了67.1个百分点,同时,女性体育迷的数量正在飞速增长,她们观看赛事的平均时间,已经超过了男性体育迷平均观看时长的五分之一,具体为51.4个百分点。

就目前的市场运作方式来看,阿里巴巴不情愿仅仅做一个旁观者,在NBA的盛大赛事中。从长远的发展蓝图考虑,这种置身事外的状态也不是他们想要维持的。

腾讯nba比赛录像下载_阿里争夺战_腾讯NBA版权

腾讯的NBA演播室。

腾讯的优势在哪?

不过NBA管理机构反复斟酌,最后还是决定不聘用阿里,转而挑选了腾讯。

阿里争夺战_腾讯NBA版权_腾讯nba比赛录像下载

腾讯真的赢得了这场价格竞争吗?有知情人士表示,阿里巴巴给出的报价也毫不逊色,那么NBA究竟在意什么?

必须承认,腾讯具备显著的早期领先地位。在持续掌控NBA权益多年之后,腾讯不仅汇聚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其团队管理版权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并且腾讯自身的平台特性同样极具影响力。

借助腾讯体育、腾讯网、腾讯视频这些数字平台,以及微信、QQ、微视等社交渠道的配合,它在体育信息的传递扩散上,效果远胜于其他对手。

最近完成的2018至2019赛季里,有4.9亿观众借助腾讯渠道观看了NBA的直播赛事以及相关视频内容,这个数据比2014到2015赛季的观看人数几乎多了三倍;而且,超过两千一百万观众关注了2018至2019赛季NBA总决赛的第六场实时直播。

而《年度大数据报告》表明,2018年全年,腾讯的NBA用户使用了五亿件道具,这种用户忠诚度,经过多年市场培育的腾讯,远非毫无基础的阿里所能相比。

根据用户感受,2018年腾讯体育播出的NBA比赛总共是1491场,其中不收费的比赛有418场,这个数量占总比赛的四成左右,也就是说即便不是付费会员,去掉没有比赛的时段,一年里每天大概能看1.8场,而高级会员每天则能看6.3场

腾讯制作了多档关于NBA的自制节目,这些节目并非直播形式,同样能够迎合各类观众的兴趣。

去年发布的库里专题影片《三分信念》收获了广泛赞誉,此前面世的《NBA奇迹》总观看次数已突破两亿,至于篮球相关的《超级企鹅联盟》等比赛和真人节目,它们在极大程度上完成了类型融合,触达了庞大的篮球爱好者群体。

腾讯NBA版权_阿里争夺战_腾讯nba比赛录像下载

女主播也为腾讯NBA吸粉不少。

NBA推广,用户才是核心

在这场重要竞争里,很难断言阿里巴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拓展NBA的权益,不过,先前合作带来的良好记录,显然使腾讯赢得了NBA更大的信任。

NBA中国负责人张墀驹反复强调,腾讯体育的转播投入和转播水准能够与ESPN看齐。

另有统计表明,腾讯合作之前,NBA在国内网络平台的覆盖人群为1.8亿,合作之后球迷网,其在整个网络环境的独立用户数已经增至4.3亿。

凭借对NBA的成功管理,腾讯体育在五月时月度活跃用户数增至四千七百七十一万,这一数字(信息源自官方统计),使其在中国体育类网站中居于领先地位,而阿里巴巴集团在近些年里对体育版权领域缺乏关注,这形成了它的一个明显不足之处。

内容运营上既无经验可循,体育用户层面也缺乏足够的基数。

通过对比分析,联盟肯定会倾向于支持配合默契的旧搭档,而不会去冒用新球员的风险。

必须承认,NBA关注的不只是版权收益,这个成功的职业联盟非常懂得如何运作,只有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才能让收益达到最高,如果因为用户感受变差影响了NBA在中国的拓展,那就会造成损失。

当然,关于5年15亿美元传闻的真假暂且不论,新一轮合同的价格必然会有所提升,这引起外界对腾讯未来运营的高度关注,毕竟在中国体育市场,如何用收入来弥补巨大的版权支出,一直是个难题。

腾讯集团作为网络企业,其旗下所有公司从篮球联赛中获取的访问量收益确实可观,然而唯有实现有效管理才能产生实际经济效益,这才是更具分量的证明。

值得注意的一个情况是,2014年NBA在美国本土创下了9年240亿美元的销售记录,这一数值是上一合同周期对应数据的3倍,从这点上分析,NBA对各方都采取了同样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