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初夏,杰梅因-奥尼尔为何称1996年选秀堪称史上最伟大?

发布人:球迷网 信息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24直播网 人气:

2005年夏天,杰梅因-奥尼尔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本地电视台的一档即时播出的节目,他的视线一直停留不动——斯台恩正将生涯首个MVP奖杯授予纳什。

小奥尼尔得意地注视着电视屏幕,某种莫名的信念促使他脱口而出了一句难以辩驳的话,他宣称如今的NBA联盟,自己有把握断言1996年的选秀大会绝对是历史上最出色的选拔活动。

这个时间距离1996年选秀已近十年,却是1996届所有人值得自豪的时段,他们饱经风霜,击败了同辈及前辈的竞争者,带领球队开创了小球运动的新风尚,最终赢得了职业生涯中第二高的荣誉头衔。

与以往辉煌岁月如出一辙的是,人们习惯于事过境迁才去反思那些塑造了伟大时代的深层缘由。然而即便在十年后的2005年,人们依然未能透彻理解那批运动员所展现的整体实力,以及他们究竟怎样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黄金年代。

凭什么他们是最伟大的?

他们确实拓展了公众对选拔活动的认知,这源于他们身上难以忽视的历史转折特殊性,1990至1994年期间,每年投身NBA而中断学业的选手总共不足十五位,但1995年,仅加内特一人就彻底重塑了选秀格局。

1995级顶尖五名选手皆非大三及以上年级的佼佼者,原计划于1996年以大三身份参赛的这些学生却提前辍学,致使96年退赛者数量激增,并首次出现大量大一新生同时参与选拔,这在当时被视为一项突破性进展:他们由此引发了退学风潮,低年级学生逐渐主导了选拔排名,他们的成功启示后人,大学生欲借助NBA崭露头角?请趁早。

这就说明为何1996级球员总被人提及他们惊人的职业生涯跨度,他们年纪轻轻就进入联盟,迅速走红,并且保持了漫长的活跃期,仅此而已。不同于许多在NCAA打出了成绩的大三或大四球员,带着积累的竞技水平和声望进入NBA,这些更年轻且未完全发掘的球员,反而被贴上了“天赋异禀”的标签。

艾弗森的人生引路人,时任乔治城大学的主帅约翰-汤普森,曾对新秀云集的1996届球员们发表过一番见解颇深的评论:这些人彻底革新了篮球联赛的竞技方式,并且是促使球员们对待职业赛场态度发生转变的重要力量。

他们究竟凭借什么力量彻底颠覆了篮球界许多根深蒂固的规矩呢?事实上最初他们主要是在延续辉煌:1996年正值乔丹统治力式微之际,以艾弗森、科比、马布里、雷-阿伦为核心的年轻球员们,通过炫目华丽或潇洒雅致的球风,不断满足着球迷对超级巨星篮球的期待。

更关键的是,那批新人集体冒头,促成了精彩纷呈、竞争激烈的局面,彻底颠覆了以往联盟由单一强队把持的局面:艾弗森凭借迅捷身手和关键时刻的冷静,曾让乔丹难以招架,科比在新世纪的头几年便赢得了三连冠,雷阿伦在冲击最佳射手宝座上持续前进,纳什、小奥尼尔、沃克等人也凭借自身实力,迅速在各自球队站稳脚跟,形成了自己的核心地位。

1996年之前,NBA的选秀目标主要是挑选能够增强球队实力的优秀球员,但1996年之后,联盟开始更加注重发掘球员的潜力和天赋,这成为了一个新的挑战。对于球迷来说,需要对新球员有足够的耐心,对于球队管理层而言,需要具备发现人才的敏锐眼光,而球探的工作量也因此大幅增加。对于那些在心理素质和比赛技巧上尚未成熟的新星,应该如何进行准确判断?那1996年的新秀,为世界带来了变革的可能球迷网,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棘手的挑战。

独+铁+个人英雄成就唯一的伟大

回溯到2006年纳什再度获得MVP殊荣之际,审视1996届球员在头十年的竞技生涯,促使人们形成了对评估新秀能力的新思路与新角度。如今距离1996年已近二十载,回望那个选秀史上独一无二的辉煌时期,总有人无法忘怀;此人并非头名,却与所有革新选秀规则、改变外界看法的举措紧密相连;他当年并非炙手可热的人物,却在十年前后持续引领着公众讨论的焦点;他二十年的职业生涯完美诠释了1996黄金一代的荣光与困境,成就与失落,他的名字是科比-布莱恩特。

96黄金一代球员名单_1996年nba选秀视频_1996年NBA选秀回顾

科比是早期进入NBA的一批高中生,他身上体现出求学欲望最强烈的矛盾,他天性自由,志向高远,在篮球面前却能放下所有负面情绪;他试图过早地挑战规则,但最终失败的事实不断提醒他做事需要循序渐进;他渴望成为领导者,但最终却不得不面对严酷的磨练过程。

他和96届精英们纠缠不清,关系错综复杂,难以割舍,人们在过去的时间里无意间把他当作那一代人的代表,因为用个人去象征如此杰出的集体,无疑是自毁形象,但当他自己宣布明年将结束活动时,所有人都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最辉煌的黄金岁月即将落幕,每个人都在努力延长这辉煌的最后时光。

谁代表96一代 对不起挑不出

科比与艾弗森,2001年总决赛让他们被动地形成了外界所说的“不公对决”。前者是草根出身,他无需理会他人眼光;后者是篮球世家子弟,在意大利和美国的长期磨砺中积累了深厚底蕴。两人在本质上毫无交集,却在世纪之交凭借高分和快攻各自树立了鲜明形象。

湖人队于总决赛中横扫76人,艾弗森却凭借一场关键胜利展现了其惊人的速度与顽强的意志,被世人长久铭记。从那以后五年间,AI连续三次获得得分王头衔,这五年里,无论是在个人赛场上的风采还是对球队的带动作用,AI都全面超越科比。人们欣赏艾弗森身上那种源于对自由的向往而表现出的洒脱气质,他天生带着叛逆的特质。当时科比只能借助湖人队的强大实力,去和AI进行各种对比分析。

科比在艾弗森离开丹佛之后,于2006年终于抓住了自己的时机,连续两年获得得分王的荣誉,并且创造了单场81分的惊人纪录,这一成就标志着他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摆脱了奥尼尔的影响后,科比释放了内心深处一直被压抑的斗志,展现出了他职业生涯中最精彩的表现,这一系列的高光时刻也引领他进入了个人事业的顶峰阶段。

如果将科比与艾弗森的较量视作96黄金一代顶尖选手间的精彩对决,那么科比和纳什的关联则像是一部情节平淡的偶像剧集。纳什于2005年加入太阳队,与德-安东尼合作组建了新千年中最擅长控球的球队,当时正值科比单核带队第二年,太阳队面对湖人队,纳什对决科比,此番对决在当时甚至不被视为比赛亮点,不仅因为他们场上角色差异显著,科比得分迅猛如电,纳什掌控全局沉着如山,更因为他们性格迥异,毕竟锋芒外露与内敛持重的两人本就难以和谐相处。

当所有人认定那便是他们的最终章,纳什却在2012年突然现身洛杉矶,再次谱写他与科比的合作篇章。起初人们以为他们联手的目标是夺取总冠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伤病使得湖人队整体散架,最终沦为弱旅。这种看似完美的搭档和随后的急转直下,让这对仓促集结的96兄弟帮遗憾收场。

96太自私?不喜欢你可以走

科比在很大程度上象征着96黄金一代的某些特质。他持续与命运抗争,与岁月较量,与对手对抗了十九年,却始终不满足于现状;他以魂斗罗的姿态在同届新秀中击败了顺位高于自己的选手,也战胜了顺位低于自己的后来者。越是优质的新秀赛季,其中的领军人物就越能凭借赛场上的节奏引发出最发人深省的公众讨论。他身上的这个话题未必是褒义的,却可能变成后人效仿或唾弃的时尚符号。好比1984年的乔丹,他让大家记住了“飞人”称号和6个总冠军头衔,也重新界定了优雅领袖的范式。

在科比身上,人们究竟能看出96黄金一代有哪些特点呢?去年11月12日,科比在对阵灰熊的比赛中,第四节错失了那场比赛的第13个进球,职业生涯错失的球数累计达到13418个,从而成为历史第一射手。这显然是他为职业生涯中那些随意挥洒的投篮付出的代价。”ESPN专家斯特劳斯在赛后这样点评到科比的表现。

确实,众多出手记录和史上最多铁球数据让那个令人反感的“科比堪称得分机器”说法再次受到关注,他热衷于单打,沉迷于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偏爱毫无顾忌地投篮,他把得分这项篮球根本能力展现得极不靠谱。

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96黄金一代的整体风貌,从那届球员开始,社会各界持续宣扬高分表现和宏大场面的个人对决。比如科比与艾弗森的较量,或是科比与雷阿伦的交锋,还有后来纳什与科比的对抗,以及科比与全联盟的对抗,这些比赛的核心始终围绕着英雄主义情怀展开。这种倾向未必正确,但它确实为乔丹退役后的联盟提供了能够持续吸引眼球的传承元素。

倘若时光能够倒流,2016年那个炎热的季节,当科比最终宣告挂靴,当1996黄金一代的终极成员也由此远去,你定会难以自持,难以抑制内心涌动的感怀与崇敬,难以不想,让他们重拾往昔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