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报道 北京时间4月14日,NBA季后赛次日将拉开帷幕,16支队伍将为了总冠军荣誉展开激烈角逐。
很多球迷认为,NBA本质上是一个商业平台,它自身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联盟。对于领取丰厚报酬的职业球员来说,他们在NBA季后赛期间必定能收获巨大财富。
等等,事实情况并非如此。
如果我说,NBA球员打季后赛根本就没有工资,你信么?
而这恰好是NBA的现实情况。
最新消息显示,米克斯因为涉及违禁药品,将遭到联盟停赛二十五回合的处罚,这无疑会给他带来严重的经济亏损
NBA球员工资仅包含常规赛工资
职业篮球联赛的运动员与俱乐部达成的丰厚的协议,仅涉及他们在常规赛季的薪酬部分,年度报酬的支付时间从每年的十一月持续到次年的四月,期间每月会分两次拨付,总计进行十二次薪资发放。
也就是说,对于NBA球员而言,无论他们的年薪达到100万还是1000万,乃至2000万或更高,这些收入其实都属于常规赛的薪酬范畴。为了确保球员能够保持长时间的上场状态,并在比赛中全力以赴,部分俱乐部会在与球员签署协议时加入额外的约定条款。比如奥利尼克这位热火队球员,在刚与热火达成四年五千万美元的合同后,就附加了相关约定。
如果热火成功闯入季后赛,奥利尼克将获得40万美元的奖励,如果他的累计比赛时间达到1700分钟,奥利尼克还能赢得100万美元的奖励,这两个条件在本赛季都实现了,奥利尼克因此获得了总共140万美元的收入。
球员的薪水构成决定了,停赛造成的损失远超罚款额度。NBA的罚款通常不超过数万美元,虽然数字不小,但对年薪千万的球员来说尚可负担。然而停赛一场,就会失去整个赛季薪水的八十二分之一。以年薪2460万美元的球员为例,单次停赛就要损失30万美元球迷网,这个代价远比罚款要沉重得多。
好,再谈谈NBA季后赛的收益情况。球员的薪水只涵盖常规赛部分,季后赛则相当于他们的额外付出。即便球队晋级季后赛,奥利尼克也能获得四十万美元的奖励,那么球员在季后赛中比赛,获得的报酬自然要更高一些。
不得不说,的确是想多了。
季后赛期间,球员没有工资收入,奖金也完全取消,劳资协议中对此有明确规定,球队在季后赛阶段不得支付球员额外报酬,NBA已经通过制度层面,彻底禁止了球队在季后赛向球员发放奖金的做法。
这意味着,进入季后赛对运动员而言,其实是一种必定亏损的投入,并非有利可图的选择,他们投入大量精力却未必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反而可能付出更多代价,得不偿失。许多年薪高达数千万的知名球员(比如格里芬、小加索尔),早已结束整个赛季的比赛,现在只是在家休息,翻看自己的收入证明,享受着财富带来的舒适生活。相比之下,一些年薪只有数百万的球员,却依然在季后赛中无偿地付出,为球队的拥有者效力,他们似乎在默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牺牲。这难道就是所谓的理想驱动?
运动员当然不会无偿努力,在季后赛里拼搏,尽管俱乐部不发放薪水,但对此类选手另有关照。
能打到总决赛,球员会获得额外收入
季后赛联盟球队狂赚 球员回报可怜
首先,雇主不向运动员支付薪水,不过职业篮球联赛会向俱乐部和运动员发放一定补偿。
季后赛中,NBA各队的收益要高于常规赛时期。骑士的营收负责人西蒙斯曾向腾讯体育表示,球队的收益主要来源于门票,包厢以及赞助商三个方面。其中,赞助商和包厢的贡献占到了总收入的百分之四十,而门票收入则占据了百分之六十。
季后赛的观众人数通常多于常规赛,门票供应比较紧张,所以票价也随之上涨。就拿骑士队来说,2015-2016赛季在东部季后赛首轮以4比0战胜活塞,他们在主场进行的两场比赛,门票的平均价位达到100美元,比常规赛时贵了大约十分之一。
在2017-2018赛季总决赛期间,勇士队的主场赛事为联盟带来了约338万美元的收入。需要指出的是,NBA仅在季后赛门票销售上获取25%的收益份额,由此可以推算出季后赛赛事的整体盈利规模。勇士队赢得冠军的第五场比赛,其预售单张票价普遍在1000美元左右。由于季后赛过程过于仓促,使得联盟获得的收益达不到预期标准,所以2017-2018赛季启动前,NBA多次下调球员薪水总额的限定额度。
这笔巨额收益并非由球队和NBA垄断,球员工会为维护球员权益,与NBA协商达成一致,NBA每年在季后赛期间划拨部分资金,设立一个专项奖金库,对所有参与季后赛的队伍进行奖励,该奖金库在2015年的金额为1400万美元,到了2016年季后赛时,奖金总额增加至1500万美元。
以2015年而言,这笔资金不仅用于表彰常规赛战绩最优异的队伍,也用于奖励各个赛区排名前四的队伍。进入季后赛第一轮的队伍,每支队伍可以获得二十四万四千美元的奖金,进入季后赛第二轮的队伍,每支队伍可以获得二十六万六千美元的奖金,进入东西部决赛的队伍,每支队伍可以获得四十四万美元的奖金,在总决赛中落败的队伍可以获得一百七十六万美元的奖金,赢得总冠军的队伍可以获得二百六十五点六万美元的奖金。
这笔奖金由NBA直接拨付给各支球队,球队内部如何分配这笔款项由各队自行决定。根据NBA以往的惯例,这笔钱通常会被队内所有成员平分,即便是平时较少出现在公众视野的工作人员,偶尔也能分得一份意外收获。
但若仔细计算,即便夺得最高荣誉,总奖金也仅达358.6万美元,若全部分配给参赛选手,每位球员可得23.9万美元,此数额对普通人而言极为可观,对职业篮球运动员而言却微不足道。
为了这点钱,就让球员在季后赛中这么拼命,可能么?
泰-劳森最近结束CBA季后赛的征程后,选择加入奇才队,这其中的决定因素,并非仅仅着眼于眼前的金钱回报,更多的是考虑长远的发展前景
放长线钓大鱼 球员们打季后赛为未来
这部分收入并非NBA球员们真正在意的事物。举例来说,CBA半决赛结束后,前山东外援劳森立刻签约奇才参加季后赛。依据奇才当前的竞技水平,他们晋级季后赛第二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意味着每位球员分到的奖金仅有大约一万美元。
据了解劳森与山东达成的协议,税后收入为三年共计一千万美元。他迅速加入奇才,显然并非为了经济原因。
对于篮球联赛的运动员而言,参与季后赛所获得的收获,远不止这点可怜的报酬能够涵盖。
只要在季后赛中表现出色,就很有机会获得更高额的合同。例如上赛季季后赛,火箭的内内场均得到10.0分,贡献4.7篮板,送出0.6助攻,抢下0.7抢断,投篮命中率高达70.6%。尽管他已经年长,火箭队还是在夏天与他续约了一份3年1100万美元的合同,相比上一赛季的290万美元,涨幅十分显著。
尽管在本赛季常规赛中内内每场比赛平均贡献的时间仅为14.6分钟,火箭队依然会把他看作是季后赛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
就算已经36岁的内内也能得到这种照顾,更不用说正值巅峰状态的劳森了。要是今年季后赛他表现出色,劳森不仅能够重返NBA,而且极有可能拿到一份比山东3年1000万美元更优越的合约。
其次,球员在季后赛中的出色发挥能带来丰厚商业回报,例如赞助商提供的合同,涉及球衣鞋类产品等,当球员在季后赛中人气飙升时,这类商业合作便会纷至沓来,通过这些渠道获得的收益,不仅会超越季后赛奖金,有时甚至能超过球员的固定薪水。比如费城76人本赛季成功晋级季后赛,如果球员们能发挥精彩,他们中很多人的薪水,肯定会达到新的高度。
最终体现的是运动员对篮球运动的憧憬。许多NBA选手到国外联赛比赛,常常能拿到更高收入和更自由的条件,不过身为美国人,在NBA比赛的价值和在其他联赛比赛的价值完全不一样。若能重返NBA参与季后赛,其中的意义更为特殊,他们将有机会角逐最高荣誉。
火箭队,骑士队,勇士队中,不少球员的薪水都十分少,然而,考虑到季后赛和总冠军,这点并不重要。
通过前述内容可知,球员们在季后赛期间竭尽所能,所收获的远不止于联盟提供的这点少量报酬。在季后赛中彰显个人能力,为自己争取一个更光明的前景,才是众多球员内心深处的真实愿望。
因为季后赛的“加成”,比永博(扣篮者)如今是一名千万先生了
一次季后赛 工资涨五倍不是梦想
2016年季后赛东部决赛期间,比永博在猛龙与骑士的系列赛中发挥出色,场均能够得到6.3个得分,10.3个篮板以及1.8次封盖,表现十分亮眼,特别是在东部决赛的第三场比赛里,他更是轰下7分、26篮板和4次盖帽的亮眼数据。赛季结束后,比永博决定行使球员选项,最终与魔术队达成了一份4年7200万美元的合同。他的年薪从300万美元大幅提升至1800万美元,涨幅高达五倍,这一数字着实令人震惊。
2015年季后赛期间,骑士队虽然未能击败勇士队最终获得总冠军,但特里斯坦-汤普森在那届季后赛中的表现相当出色,场均能够得到9.6个得分,10.8个篮板以及1.2次盖帽。在2015-2016赛季正式开始之前,骑士队向汤普森提供了一份为期五年总额达8200万美元的合同,这份合同的年薪几乎是上一个赛季的三倍。
即使到了季后赛阶段,球员们的发挥没有达到预期,对他们而言也并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因为大家早就收到了本应得到的全部报酬。
这种无论如何都能赢的玩法,难怪选手们会为了那点可怜的报酬,在淘汰赛中豁出性命。
难以置信?可以持续关注到2018年夏季球员签约环节,届时或许能知晓季后赛竞技水平具备何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