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豪社交媒体引热议!上海队防守细节曝光,罗旭东回应成焦点?

发布人:球迷网 信息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24直播网 人气:

林书豪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一条动态,其左眼下方的一道疤痕,以及“今晚又是篮球和拳击”的文字内容,引发了广泛关注,同时北京电视台的同行们剪辑出长达七分钟的上海队防守林书豪的细节片段,将“国内球员如何应对林书豪”这个议题,和专门负责盯防林书豪的上海队球员罗旭东,推向了舆论的中心位置。

书豪的支持者们怒吼:凭什么欺负我们书豪?

前些日子,我恰好在上海。首钢和北控连着的两个主场都在上海举行,我到场进行了直播。有个小插曲,可以分享给大家。上海对阵北京首钢那场比赛,中场休息时,罗旭东主动找上了林书豪。他对书豪表示:我打球的风格就是比较凶,会有些小动作。但这并非专门针对你,我平时防守任何人都这样。你心里不要有什么想法啊,我下半场还是这么防。

多有意思的表达。

林书豪CBA防守细节_CBA外援针对性防守分析_林书豪cba比赛

我的看法是,你们或许有不同的见解,但在我看来,罗旭东发表这番言论时,态度相当诚恳,从中可以感受到他对书豪的敬重之情,毕竟,若非真心,他完全没必要如此表态。双方立场不同,利益冲突,本是各为其主,你死我活的局面,罗旭东与书豪之间原本并无个人恩怨,我对此并不关心。此外,罗旭东的这番言论透露出三点内容:首先,他是个专门针对外籍投手进行防守的球员,他的防守方式一直如此;其次,中国篮球联赛的整体状况便是这样;再者,在中国篮球联赛中效力的外籍球员,日常都会受到类似的对待。

要说明的是,你若因我在提及罗旭东时用到“真诚”一词而觉得不妥,我必须指出,我并非支持那些采取违规暴力动作的球员,这始终是外籍球员融入CBA时面临的挑战。国内众多球员在防守时惯用的挥臂、顶撞、踢膝、踩踏、踢腿、拉拽等手段,是他们自体校阶段就掌握的技巧和习性。回溯二十年,众多教练都曾传授这些动作。

CBA外援针对性防守分析_林书豪CBA防守细节_林书豪cba比赛

我至今仍清晰记得,我刚入行时参与报道的几场球赛里,北京首钢的外籍球员阿尔斯通,就是那个不是休斯顿火箭队的那位,他疯狂地追击沈阳部队队一名以隐蔽铲球闻名的前锋,阿尔斯通终于无法再忍受下去。

在北京广安体育馆,奥神队前卫苑志南是队中五名悍将之一,他经验丰富,在防守端极具威慑力,曾用一记重踢,直接导致首钢队外援克里斯的右膝十字韧带断裂。CBA联赛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规范防守行为,以保障球员安全。国际篮联也相应调整了规则,对进攻方球员的保护措施比以往更加周全。这一点,从目前裁判对违体犯规判罚的频繁度上就能得到印证。CBA防守违规行为的使用,已经比从前稀少许多,但彻底解决仍需很长时间。此外,国际篮联的规则与NBA相比,允许更强烈的身体对抗,使得进攻球员更难获得立足之地(NBA罚球区外禁止手测,防守三秒能拉开内线空间),许多激烈动作都发生在狭窄区域,这也给裁判判罚带来挑战。

林书豪CBA防守细节_CBA外援针对性防守分析_林书豪cba比赛

再说一遍,我也同样厌恶那些恶意犯规的行为。但是罗旭东的观点有一点值得认同,就是这些防守并非从林书豪这里才出现,也不是林书豪独自承受这样的防守。CBA的所有外籍小外援,每个持球的外线核心球员,包括郭艾伦,都在遭遇类似的防守。在迎战首钢之前,上海队面对的就是辽宁队。罗旭东防守林书豪的方式,他也是用同样的方法防守郭艾伦。

这解释了为何在讨论“林书豪在CBA是否受到特殊对待”这一问题时,几乎所有篮球界人士(包括记者、评论员、球员、教练)的观点,都与支持林书豪的群体大相径庭的原因。整个行业内形成了共识,这种对待方式并非林书豪独有,而是普遍现象。他们熟悉CBA,也熟悉篮球,而书豪的拥护者中,不少人以前从未关注过CBA,甚至对篮球也毫无兴趣。

林书豪CBA防守细节_林书豪cba比赛_CBA外援针对性防守分析

你观看上海限制书豪的这7分钟片段,要是感到十分震撼,那是因为你没有近距离观察过CBA的许多赛事。其实你把CBA其他外籍球员遭遇防守的片段剪辑出来,北控福格,浙江邓蒙,山东哈德森,广东马尚,你把这些人面对防守的细节剪辑出来,结果都一样。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少伤痕,只是他们都是黑人选手,你不容易察觉到。

国内CBA队伍中,几乎每支都有专门针对外援的防守尖兵,他们使用的不规范防守动作相当频繁,其能力远非罗旭东可比。不仅是本土球员,外援如福特森在防守时也频繁运用各种小动作。这里就不逐一列举了。随着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尤其是进入季后赛,双方对抗愈发激烈,不规范动作也随之增多。我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案例。过去某个CBA总决赛期间,双方的小外援实力都非常突出,被视为彼此球队的关键目标,是对方极力想要限制的球员,因此两支队伍都制定了特别战术,要求对对方的小外援采取最严厉的防守措施,防守手段毫不留情,并且如果能够抓住机会,务必将对方的小外援解决掉,胜利者将获得丰厚奖励。

林书豪cba比赛_CBA外援针对性防守分析_林书豪CBA防守细节

CBA外援针对性防守分析_林书豪CBA防守细节_林书豪cba比赛

从这个角度看,不论个人倾向如何,CBA好比一片原始密林,其中的文化带有丛林色彩,规范不多,强势欺凌现象突出,其实对抗性竞技的文化普遍如此,新千年前的NBA规则和文化亦是如此球迷网,只是CBA的表现更为显著。很多时候,比拼的是谁的势力大,谁更不按常理出牌,谁更为强硬。罗旭东同样对付郭艾伦,为何看似没有他压制林书豪那么明显呢?由于艾伦也很强,他应对艾伦,艾伦也应对他。

CBA最富传奇色彩的较量,出现在此前北京首钢迎战山东的系列赛中。山东的硬汉睢冉以防守外援闻名,其健硕体格与凶悍作风,在当时广为人知。睢冉将全部防守技巧,都施展在马布里身上。这位老将同样不好惹,他浑身练就的硬功夫,也用在睢冉身上。北京与山东交手,每场这两位球员都拼得你死我活。其中有一场比赛,后半段打得极为激烈,两人都有些失控了。老马飞起来一铁肘,把睢冉直接打飞了,当时老马就被罚出去了。

林书豪CBA防守细节_CBA外援针对性防守分析_林书豪cba比赛

世人普遍觉得老马与睢冉之间存在严重的矛盾。然而当老马宣告退役之际,睢冉通过社交平台表达敬意,盛赞老马的强悍,并提及“能够防守住你实属我的幸运”。老马同样作出回应,高度评价睢冉,称其是个名副其实的勇士。试问这样的情景,是否宛如水泊梁山之中,豹子头林冲拦路抢劫时遭遇青面兽杨志,双方激烈交锋一番,最终反成为挚友一般。CBA,确是一个充满江湖气息的地方。若想在此站稳脚跟,就必须摒弃市井习气。

这就是我先前说过的话的原因,对于外籍球员而言,参加CBA比赛十分不易。这不仅仅因为对球员综合素质有很高标准,而且每场比赛持续将近四十分钟,你必须承受来自对手的严密盯防。不管你相不相信,一名外籍球员在CBA联赛中遇到的对抗强度,远远大于他们在NBA联赛中所面对的情况。我再说一个极端的例子,勇士队实力如何?但是水花兄弟来到CBA也难以发挥出正常水平。克莱在运球突破方面的技巧比较欠缺,库里的身材条件,在CBA的竞赛环境和防守强度下,更容易遭遇损伤,而在NBA这种环境下,受伤的风险则要小得多。

林书豪cba比赛_CBA外援针对性防守分析_林书豪CBA防守细节

我之前也提到过,林书豪其实并不太适合在CBA联赛打球,原因有几点,首先是他个人性格方面——书豪为人非常友善,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性格温和有礼,书豪虽然出生在台湾,但作为美国人,他的打法确实和北京首钢队的风格很搭,注重规矩,偏向于学生式的比赛,但在CBA这个竞争激烈的联赛里,如果不够强悍,不够强硬,就会像秀才遇到了兵,书豪也曾表示自己会乖乖地打球,然而在CBA联赛中,过于温和的外籍球员很难立足。

其次,也与书豪当前的能力和打法有关。我反复强调过,我非常敬重书豪,但就客观实力而言,他如今在突破得分方面,在整个外籍球员群体中并不突出。书豪的远投命中率不高,这对于缺乏三秒区防守限制的国际篮联比赛非常不利。因此他只能通过节奏变化,选择到中近距离防守严密的区域进行攻击,而那些地方本身对抗就非常激烈,到处都是肢体碰撞。书豪的即时爆发力比较弱,这让防守者有更多时机对他施加身体对抗。一些外籍小个子后卫,移动迅捷,远投精准,出手狠辣,国内球员并非不想限制,而是难以有效贴近。

林书豪cba比赛_CBA外援针对性防守分析_林书豪CBA防守细节

我之前提到的那场总决赛,那两位外籍球员在系列赛结束后,身上布满了数百处细小的伤口,但并没有出现严重的损伤。原因在于他们两人都具备极快的速度和强大的力量。防守队员曾形容,“我连碰到他们的机会都没有”。即便尝试近距离进行身体对抗,对方也能轻易将国内球员弹开。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你还敢轻易靠近他们吗?相比之下,书豪则常常在对抗中摔倒。防守人一看,对抗我占便宜,那就更狠了,十八般兵器全上了。

竞技体育,本就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这种残酷现实,在书豪的拥趸们眼中,难道不构成对其的排挤和压迫吗。

最近,这个议题一经引爆,众多拥趸对书豪的回应,令不少篮球界人士和资深爱好者感到不快。其实完全不必如此。这是林书豪对CBA的重大贡献,他吸引了大批球迷,包括许多原本从不关注篮球的人,开始关注联赛。他们购买林书豪的球衣,成为CBA的消费者,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任何一个行业要扩大圈层和影响力,都要经历这个过程。

林书豪CBA防守细节_林书豪cba比赛_CBA外援针对性防守分析

在中国,真正理解比赛,只关心赛事本身的群体,仅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十五左右。要想扩大影响,就必须吸引更多非核心群体,尤其是女性群体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实现突破并产生广泛的社会效应。这一点是这一季CBA其他球员,包括任何外援和林书豪都无法企及的优势。所以CBA确实需要维护林书豪的地位。很多时候能看出裁判特别留意判罚书豪的接触和冲突,即便一些正常的身体碰撞也被吹了。例如上海那场比赛的判罚尺度相当松,在本赛季北京首钢的较量中几乎见不到这种情况。

在腾讯体育转播首钢与上海比赛的视频页面,我看到一条评论获得点赞最多。这条评论与下方第一条回复,最能说明两个群体思维方式的显著差异。也许他们永远无法相互理解,但我依然认为,这样的现象挺有价值的。

CBA外援针对性防守分析_林书豪CBA防守细节_林书豪cba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