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想象曼联在从前一个世纪持续四十年的困境里承受了多少苦难:财政困难、众多球员离去、观众数量不断减少、组织内部缺乏凝聚力等等……昔日荣耀的曼联仿佛濒临解体。

曼格纳尔曾带领曼联走上巅峰,但他突然转投曼城
曼联正经历着俱乐部历史上空前的重重困境,与此同时,他们的死对头曼城在曼格纳尔教练的带领下却越来越强盛,曼格纳尔执掌的曼城在曼联被降级的1936-1937赛季成功捧起英甲联赛的冠军奖杯,两队之间的战绩差距悬殊,也使得曼城球迷们经常以此取笑曼联。
过去红魔曼联确实有过非常辉煌的时期,然而在那个年代英格兰足球界绝对没有谁会想到,当时状况糟糕透顶的这支队伍能够重新站起再次称霸,甚至有些媒体在报道时肆无忌惮地预言曼联将永远沦为曼城看客的角色,现在我们全都清楚,后来的曼联不仅实现了迅猛的振兴,更成为了英格兰足球史上最顶尖的俱乐部之一,那么曼联究竟是如何达成这些成就的呢?红魔曼联一度陷入混乱局面,究竟在何种情况下才得以拨云见日强势反弹呢?本文将详尽剖析红魔曼联崛起的完整过程。
克里格默重回主教练职位

巴姆莱特在曼联的指导工作以失败而告终,具体战绩是赢得六十一场,战平四十八场,输掉九十一场
曼联的前任领队巴姆莱特,由于竞技成绩非常不理想,最终被球队剥夺了职务,随后球队的现任文书主管克里格默,曾经临时担任了一段时间的主教练工作。吉布森公司收购了曼彻斯特城队,随后高价聘请英格兰知名教练邓肯担任球队新任主帅,但邓肯在曼联的执教过程以失败告终,这位在英格兰足球界声名显赫的教练未能带领球队摆脱困境,非但没能重返顶级联赛,甚至几乎保不住乙级联赛的参赛资格,那个赛季他们仅获得英乙联赛第20名。

邓肯在老特拉福德也没能为球队带来重生的希望
在表现如此不尽如人意的情形下,著名教练邓肯最终不得不在老特拉福德球场观众不断发出嘘声的环境中卸任,球队的秘书克里格默在此刻临危接替了他的职位,然而鉴于之前的经历,人们对他的能力并不抱有太高期待,红魔的球迷仅仅希望克里格默能暂时阻止球队连吃败仗的势头,等到老板吉布森寻找到合适人选后,再由他重新担任主教练之职

履历平平的克里格默居然带领球队重返顶级联赛
然而足球赛场上的情况常常出乎意料,原本不被看好的克里格默在意外担任球队教练后,却带领队员取得了一系列连续未败的出色战绩,最终在克里格默的指导下,曼联在1937-1938赛季获得了乙级联赛亚军,得以重返顶级联赛,当年的联赛冠军是阿斯顿维拉。克里格默执教履历很单薄,他却在曼联困境中带队重返顶级联赛,这并非源于贵人指点,也不是得益于东家引进顶级球星,而是因为曼联青训营那位世界级后卫凯瑞(·Carey)的涌现。
经过验证,曼联在多年前对青年培养体系的关注程度,为后来俱乐部的摆脱危机奠定了牢固根基,克格梅尔管理球队时,为曼联识别出一名堪称“杰出”的防守球员,这位防守球员就是后来为曼联做出巨大贡献的约翰尼·凯瑞
无所不能的约翰尼·凯瑞
凯瑞的能力极为出色,没有任何夸大成分,他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首位让边后卫边路插上助攻成为球队进攻核心的球员,他的奔跑能力非常突出,并且具备相当娴熟的脚下控球技巧,无论是边路突破传中还是内切射门都是这位英格兰后卫的精湛技艺。凯瑞还是那个年代中极为少见的可以适应多个岗位的杰出运动员,他不仅能胜任边后卫和中后卫等后防位置,在球队需要进攻支援时也能出现在边锋位置上,展现出全面的球技,正是这位攻守兼备的优秀球员的助力,红魔曼联在下掉乙级联赛后的第二个赛季,依靠攻守转换的默契重新升入甲级联赛。

凯瑞是当时英格兰足坛首屈一指的优秀边后卫
回到顶级联赛的第一个赛季,实力并不出众的红魔队,在凯瑞的带领下,最终勉强保级,取得了第14名的位置,凯瑞作为一名左翼防守球员,在那个赛季参加的32场对决中,攻入了6个进球,并且他是队内送出助攻次数最多的选手。那个赛季表现突出的凯瑞引起了英格兰多家强队的关注,不少处于争冠阶段的球队都向他伸出了邀请希望他加入,但凯瑞始终没有忘记将他一手带大的红魔曼联,即便在俱乐部仅能勉强在顶级联赛维持立足的情况下,他依然做出了留下来的决定。
凯瑞的执着给了当时一直灰心丧气的红魔支持者希望,他们好像望见了一道正在升起的灿烂光芒,曼联球迷多年来被压抑的足球狂热情绪突然间爆发开来,老特拉福德球场的观众人数在许多年后终于再次增加了,但是就在曼联全体人员正以蓬勃发展的状态逐步恢复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所有这些繁荣景象都再次停顿下来。
二战期间的曼联
和众多因战火受损的英格兰足球队类似,红魔曼联也因战事影响,不得不参与英格兰政府临时设立的分区联赛,当时英格兰正遭受敌机频繁轰炸,曼联的主场老特拉福德球场也在此期间多次被敌军飞机袭击。
遭到轰炸的老特拉福德球场主看台
1941年3月11日,曼联的根据地老特拉福德球场遭遇了空前浩劫般的空袭,这次袭击让曼联的主看台、主客队更衣室、秘书办公室等众多老特拉福德建筑全数损毁,所幸当时球场并未举办赛事,因此无人因此丧生。

人们在老特拉福德球场观看比赛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降临,导致足球运动在曼彻斯特市的发展步伐明显放缓,然而,曼联的支持者并未因战乱而忽略足球所赋予他们的愉悦,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足球依然是曼彻斯特地区人们仅有的几种休闲方式之一。历史最终印证,红魔的支持者对于自身球队的忠诚守护,促成了俱乐部日后的蓬勃发展,在战争结束之际,他们迎来了俱乐部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位关键人物。
巴斯比--红魔全新时代的缔造者

老板吉布森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尽之后,英格兰各处职业足球联赛纷纷启动了体系重建,俱乐部负责人吉布森随即在曼彻斯特周边区域着手物色能够胜任指导工作的教练人选。所有媒体都极为震惊,向来以沉稳闻名的吉布森,最终竟然挑选了一位几乎毫无执教经验的苏格兰前球员担任球队的新任领队,这位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曼联新任教头,日后却带领红魔重新登顶,铸就了非凡的成就,他就是马特·巴斯比爵士。

红魔功勋--巴斯比爵士
没人清楚吉布森为何选中默默无闻的巴斯比,不过可从巴斯比加盟球队前的经历来推测吉布森看中他的缘由:二战前,巴斯比曾在利物浦和曼城踢球,战争期间他参军进入皇家利物浦军团第九军营,军队艰苦的环境磨砺出这位苏格兰球员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常人难有的危机感,这些特殊经历为巴斯比后来的执教工作提供了宝贵助力。
巴斯比时代
举世闻名的“五前锋”站位
曼联在巴斯比治下经历的重大革新主要体现在队伍构造的调整上,此前历任教练通常将球队战术方针确立为稳固后防寻找反击机会,但巴斯比上任后彻底改变了这种布局,他判定曼联现有的阵容实力足以挑战英格兰任何对手,球队最迫切需要提升的是队员间的协作程度,以及迎战强队时主动进攻的勇气。

红魔五剑客之一的德拉尼
在此战术部署下,巴斯比从曼联青年队选拔了一批具备出色控球技巧和团队协作意识的年轻球员,这些人当中就有在二战结束后帮助曼联重返顶级联赛的“红魔五剑客”,他们分别是德拉尼、皮尔森、罗利、米顿和莫里斯,这组前锋阵容显著增强了球队的进攻火力,也为红魔未来的强势崛起打下了牢固基础。
黄金搭档墨菲

曼联当时的助教:墨菲
曼联在强化进攻能力方面着力甚多,同时巴斯比引荐了顶尖教练吉米·墨菲(Jimmy·)担任助手,这两位教练构成了红魔未来数十载进攻策略的中枢核心。

墨菲正在指导曼联球员

墨菲并非像巴斯比那样拥有职业球员背景,二战期间他在利物浦皇家第九军营遇到了当时服役的巴斯比,两人对未来人生方向以及国内形势的看法十分一致,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彼此一生的挚友。巴斯比刚到俱乐部时,正是墨菲鼎力相助,使他得以迅速稳定局面,并逐步实现他为俱乐部规划的长远蓝图。
“巴斯比宝贝”
培养年轻球员代表着未来,这一理念在当今世界足球领域已成为俱乐部成长的必然选择,但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这一举措尚未得到国际足坛的足够重视。红魔曼联在英格兰足球界是少数几个特别看重培养年轻球员的俱乐部球迷网,早在二十年代就建立了俱乐部第一个专业的青年训练基地,但当时俱乐部财力不足,同时管理层又缺少发掘新秀的意愿,因此那个时期的青训营并没有给困境中的曼联带来太多助力。

在巴斯比的主导下,越来越多优秀的年轻球员涌入到一线队
巴斯比到岗后,情形完全不同了,他曾是近期退役的足球选手,因此很清楚那个时期年轻球员的真实想法,他知晓每个年轻队员都希望能展示自己的才华与能力,这些年轻队员欠缺的不是技能,而是管理层给予的信心。自从巴斯比抵达红魔之后,众多年轻才俊便频繁在一线队与青训体系间流动,曼联借助新鲜血液的注入,展现出蓬勃的活力。

马休斯也在那一时期进入红魔一线队
巴斯比倾力栽培,涌现出十多位出自青训营的年轻才俊,他们于1946-1947赛季初加盟曼联一线队,这个赛季正是巴斯比上任的第一年,这些新秀中既有像“五剑客”那样的锋线尖刀,也有马休斯(·)和莫滕森(Stan·)这样的中场核心。这群年轻球员在第一个赛季中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优秀水平,他们协助曼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首个英格兰甲级联赛赛季中获得了亚军,冠军归属利物浦队。同样值得称赞的是,那个赛季全部由年轻球员构成的曼联预备队也在预备队联赛中赢得了冠军,这一成就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巴斯比培养年轻球员的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巴斯比对于年轻球员的大力发掘让曼联重获生机
球迷们对这群年轻的红魔球员感到惊奇,大量相关报道纷纷涌向曼联总部,巴斯比在此阶段被众多红魔支持者尊称为“新生领袖”,他麾下发掘的一批一线队新生代球员也被称作“巴斯比一代”。如今,“巴斯比宝贝”依然是对红魔出色新生代球员的亲切称呼,这表明在红魔连年不顺的时期,这类事情对俱乐部和球迷产生了多么强大的鼓舞作用。
时隔40年重夺冠军
得益于众多才华横溢的新星球员的加盟,曼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立即赢得联赛亚军,此后再未重现往昔的波动性表现,在1947-1948赛季再度获得亚军,而当时联赛冠军是阿森纳队;尤其令红魔球迷欢欣鼓舞的是,俱乐部在时隔四十年后重新问鼎英格兰本土赛事桂冠,他们在1947-1948赛季的足总杯决赛中力克实力强劲的黑池队,最终捧杯成功。

时至今日,巴斯比的雕像依旧站立在老特拉福德
曼联赢得足总杯冠军,整个团队都极为振奋,俱乐部憋屈三十多年的郁结和愤懑终于在此刻得到宣泄。但巴斯比并未因此沾沾自喜,他清楚这次夺冠绝非这支“新生力量”的终极目标,球队必须向着竞争更白热化的联赛桂冠发起挑战。
五年争冠终捧杯
虽然曾经赢得过足总杯的荣誉,但曼联在联赛比赛里总是缺少赢得冠军的好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最初五个赛季,他们都是争夺联赛冠军的有力争夺者,然而最后他们四次没能获得冠军,分别输给了利物浦、阿森纳、普茨茅斯和热刺。曼联在四次获得亚军的过程中,也曾有过相当有利的局面,但最终往往因为各种突发状况而未能坚持到最后:这些状况包括球员遭遇伤病;也有比赛日程的干扰;还有裁判的争议性判罚等等……总之,那五个赛季的曼联似乎总是缺少一点赢得冠军的机缘。

莫里斯的离开丝毫没有影响到曼联的成绩
值得庆幸的是,曼联没有让球迷对冠军的渴望持续到下一个赛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第六个英格兰甲级联赛赛季,也就是1951至1952赛季,曼联终于梦想成真地登上了英格兰顶级联赛的冠军领奖台。那个阶段红魔曼联并非毫无波折,先前赛季他们经历了内部不和:两位关键球员(莫里斯、米顿)转投他处,同时教练组的几位要员也因分歧纷纷离去。但是巴斯比卓越之处在于他培养年轻球员的非凡才能,当红魔球迷忧虑核心球员离队会导致球队实力减弱时,他提拔的新秀球员却展现出惊人的表现,以此证实俱乐部依然拥有强大的整体竞争力。
青春风暴征服英格兰
巴斯比时期曼联最突出的成就并非仅仅在于“多年后再度夺冠”,球迷们更为激动的原因在于他积极培养年轻选手,通过这种新老搭配的合理过渡,球队在五十年代始终能保持在顶尖水平。

布兰奇福劳尔
当时的曼联已经发掘了布兰奇福劳尔(·)、拜恩(Roger·Byrne)、琼斯(Mark·Jones)、科尔曼(Eddie·)这些堪称天才的球员,他们所代表的曼联年轻一代在那个时段的英格兰足球界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新生浪潮”,任何俱乐部想要阻止曼联的年轻才俊都需付出极大的努力。

队长拜恩逐渐成为了一位世界级球星
依靠年轻球员近乎完美的表现,曼联在1955-1956赛季和1956-1957赛季接连赢得英甲联赛冠军,队长拜恩在此期间逐步蜕变为一名攻守兼备、具备球场掌控力的国际级运动员,众多欧洲足坛一流俱乐部都向他伸出了邀请,尽管面对丰厚的物质回报,拜恩还是决定继续为曼联效力,他成为了那个时期红魔精神的象征。
天赋异禀者常有不幸,这一说法在足球队中同样适用,正当曼联队势如破竹,意欲在英格兰联赛和欧洲赛场再创佳绩之际,一场空前的惨剧降临,彻底粉碎了红魔的宏伟蓝图,俱乐部不得不开始一段过渡性的调整时期。
慕尼黑空难
上世纪四十年代执掌意大利足坛的“都灵神之队”遭遇了灾难,由于天气状况不佳,返航的飞机发生了意外,苏佩加空难几乎摧毁了都灵队数十年精心构建的球队基础。然而,天气对空中飞行造成的严重风险并未就此终止,十多年后,曼联也经历了与苏佩加空难相似的悲剧。

受损的飞机
1958年2月6日,曼联队伍搭乘的609次班机在德国慕尼黑机场短暂停靠,准备加油。然而,这趟航班遭遇了连续的起飞难题。球员们乘坐的飞机两次尝试离地均告失败,但飞行员泰恩并未察觉到当时天气的极端恶劣和跑道积雪的厚重。在第三次尝试时,飞机因速度不足未能顺利升空。此时,泰恩已无法有效操控飞机减速。这架载有曼联关键成员的609次航班冲出跑道后,接连撞击了机场的围栏和机场外的居民房屋,酿成惨剧,最终导致21人当场丧生,另有2人在送医后不幸离世。

这八位丧生球员均为曼联主力
图中列出了八名在慕尼黑空难中逝世的曼联球员,这些球员在当时的曼联都是核心成员,其中被誉为“英格兰天才”的爱德华兹和球队的头号球星拜恩也在这场事故中不幸离世。这场悲剧对正处于巅峰状态的曼联造成了沉重打击,球队在联赛中原本势不可挡的势头迅速消退,随后进入了一段过渡性的重建阶段。
结语
值得庆幸的是,球队的核心人物巴斯比和他的搭档墨菲在这场灾难里得以幸存,巴斯比在康复之后马上就倾注全部精力在俱乐部的复兴工作上,依靠巴斯比出色的经营治理才能,曼联才在短暂的低迷阶段之后重新焕发了活力。和都灵在“苏佩加空难”后经历的那段漫长低迷不同,我认为曼联得以摆脱困境的关键因素,主要归功于他们的杰出教练--巴斯比。
巴斯比没有让红魔再次落寞
巴斯比执掌红魔曼联期间,球队在慕尼黑空难后很快迈入关键发展阶段,次年便赢得联赛亚军,这一成就堪称英格兰足球界当时的非凡纪录,后续文章将深入剖析曼联如何在巴斯比领导下,克服空难创伤重返竞技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