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足球中卫组合的最强战斗力排名中,范志毅和李玮锋的搭配被认为是最强的,二人也一度占据着绝对主力的位置。然而,在2002世界杯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张恩华才是和范志毅搭档的不二人选,那么李玮锋又是如何后来居上的呢?

1995年2月的王朝杯赛事中国队与韩国队的比赛中,张恩华第一次代表国足出场,这一年他还不满22岁。随后在次年的亚洲杯上张恩华便顺势坐稳了主力位置,这一次他打满了三场小组赛,虽然国足未能出线,然而这名来自大连的小将却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自此以后,中卫位置上他与范志毅的组合雷打不动。高光时刻是在98年亚运会上,张恩华稳健的防守帮助中国队获得了那一届赛事的第三名。

在这一阶段里,李玮锋则算是刚刚开启职业生涯。1995年,时任健力宝青年队总教练朱广沪看中了李玮锋身上的那股狠劲儿,于是将其补招进入了第二批赴巴西集训名单中,这一年大头才17岁。

98年结束了健力宝的集训生涯后,李玮锋回国后加入了深圳队并迅速成为球队的绝对主力,在恩师朱广沪的悉心栽培下他也彻底在国内足坛打响了自己的名号。
1999年的奥运会,李玮锋以国奥队长的身份参加了外围赛,可以说当时的这支国奥队算是聚集了同阶段里最优秀的球员。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玮锋的能力更是被凸显得淋漓尽致。入选国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因为接下来的韩日足球日报世界杯已成当时的最重要目标。

2000年2月份米卢正式上任国足主教练,此时年轻又充满激情的李玮锋很快就得到了他的赏识。为了更好地能够在球队里站稳脚跟,大头一边刻苦训练,一边更是对于主帅的要求言听计从。这样的表现自然让米卢很是满意,加之想要进一步革新国足防守体系的重要性,让李玮锋上位的步伐随着十强赛的推进变得愈发不可逆。

客观而言米卢的战术能力谈不上丰富,因为他大多数时候都以442阵型为主,同时辅以防守反击。正是如此,球队若想要赢球的话,队内核心球员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因此他让更加年轻的李玮锋替代了老将张恩华的位置就能够想通了。黑子能够做到的,李玮锋也可以完成;但是大头能够做到的,张恩华就不一定能够做到。

比如李玮锋的助攻和头球破门能力要稍强一些,同时在场上的那种拼劲儿也基本算是国足球员的天花板等等。最后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米卢最强的能力就是将团队的凝聚力进一步提升,这也是他之所以可以带领球队冲进世界杯的根本原因,那时候的李玮峰显然更加适合协助他去完成这一使命。理性来说,张恩华和李玮锋的竞技实力在伯仲之间,选谁当首发都无可争议,只是米卢的选择是后者,仅此而已。

当然最令人不解的是在范志毅受伤后,张恩华理应搭档李玮锋一起出场世界杯,但是米卢却将这个机会给予了更加年轻的杜威,黑子最终连一分钟的时间都没有得到。
上一条:塔帅:害怕凯恩?我不会用这个词;希望我们比上次交手时更好
下一条: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