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联赛三十而立:如何破本土培养困境,提联赛对抗水平?

发布人:球迷网 信息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24直播网 人气:

cba 三外援政策_CBA新赛季外援政策调整_CBA联赛本土球员培养

这一年,中国篮球的发展进程非常坎坷,无缘奥运会男篮在国际友谊赛中接连失利,队内士气低迷,三人篮球的男女队伍虽然获得了奥运参赛资格,但赛场上的发挥却令人失望

国家队的表现和联赛的发展两者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CBA作为国内篮球人才培养的关键途径,近些年本土球员的进步情况,已经引来了不少批评和质疑。

怎样使CBA成为青年球员进步的良好基地,同时怎样让CBA的竞争强度达到国际水准?

即将迈入第30个赛季的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将推行多项革新举措,其中一项是增设全新的俱乐部赛事,旨在为国内球员创造更多展示才华的平台;另一项是引入创新的四节七人次外援替换规则,此举将显著增强比赛的激烈程度;此外,休赛期间郭艾伦、周琦以及沈梓捷等关键球员转会至不同队伍球迷网,也为联赛的冠军归属增添了诸多变数

三十岁的中国顶级职业联赛需要展现更大作为。“CBA是国内最顶尖的篮球赛事,我们对它的要求远不止这些。”中国篮球负责人姚明表达了对于新赛季的憧憬,“CBA联赛进步得越快,竞技水平越高,中国篮球的未来就越充满希望,为了不断建设更出色的CBA联赛,我们绝对不会停止努力。”

cba 三外援政策_CBA新赛季外援政策调整_CBA联赛本土球员培养

疯狂的休赛期球员交易,能否改变争冠格局

最近结束的休赛阶段,可能并非CBA联赛史上球队间转会活动最活跃的时段,然而,球员更换归属所引发的关注度和社会反响,确实足以称作“最为狂热”。

郭艾伦为辽宁男篮征战了十四个赛季,带领球队四次夺得总冠军,他无疑是近期篮球交易中最引人注目的球员。在这项涉及三支球队的交换中,郭艾伦加盟了南方的广州男篮,而辽宁队则引进了年轻的后卫王岚嵚,南京同曦则收获了一名出色的具备三分和防守能力的球员祝铭震。

辽宁球迷对郭艾伦个人情感上难以割舍,这项涉及三方的人员变动,客观上对冠军队伍下赛季的夺冠计划造成了冲击,郭艾伦上赛季多数时间未获得首发机会,一旦他出现在场上,其产生的爆发力,就是辽宁队打透对方防线,在比赛紧要关头取得突破的关键力量。

一方是冠军队伍送别了核心球员,另一方是夺冠候选队着力增强实力,北京的两支队伍堪称这个夏天最大的赢家。

广东男篮本享有周琦的首选续约资格,但未能将他留下,这位顶尖本土中锋最终加入了北京首钢,身披其战袍。北京首钢在获得内线关键球员之后,又在外线阵容上进行了加强,陈盈骏从广州男篮转投过来,有助于增强球队在外线的控球水平。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周琦和陈盈骏都已经获得了D类顶薪协议,周琦的协议为期4个赛季,陈盈骏的协议为期2个赛季。正如北京首钢常务副总经理张云松所期望的那样,他们计划至少用两年时间将球队重新提升到联赛顶尖水准,北京的篮球氛围和球迷群体在全国范围内都享有盛誉,我们有信心通过彼此合作实现共同成长,一起不断前进。

cba 三外援政策_CBA新赛季外援政策调整_CBA联赛本土球员培养

北控篮球俱乐部同样没有停下脚步。沈梓捷和朱松玮的加入,使球队前线的进攻和防守实力都显著增强。休赛期间的一系列重要引援,反映出北京两支队伍对新一赛季都抱有极大的雄心。这不仅让下赛季的“北方对决”成为联赛最受关注的赛事之一,更可能对季后赛的形势带来显著影响。

确实,在当前活跃的CBA球员交易环境中,部分俱乐部因财务压力而被迫出售关键球员,这背后隐含着无奈,不过频繁的人员变动能为联赛增添更多新鲜气息,这也可以看作是CBA进步的一种推动力。就像新疆男篮董事长郭舰所说的那样,这种做法有助于俱乐部调整阵容构成,为联赛带来新的生机,从而实现健康的发展。

重回“外援时代”,年轻人盼出头

新赛季的冠军归属更加难以预料,一方面,本土球员的调动导致各队实力格局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外援使用规则的调整,或将显著增加比赛的偶然性。

依据CBA公司先前披露的关于外援的规则,各支球队的外籍球员需遵守4名球员(上限)在4节比赛中共出场7次的限制,其中前三个章节每节最多安排2人次上场,最后一节最多允许1人次参与比赛。

实际情况是,从2020-2021赛季到现在,CBA联赛对外籍球员的使用规则一直维持在每场比赛四节共四人的限度上。以最近一个赛季为例,每支球队每节最多安排一人出场,只有上个赛季排名靠后的四支队伍采用了每场比赛四节五人的做法,并且规定最后一节只能有一名外援上场。进入季后赛阶段,所有参赛队伍都统一执行每场比赛四节四人的规定。

过去四年一直坚持这样的外援策略,主要目的在于,CBA组织希望本土选手,尤其是年轻选手,能获得更多在比赛紧要关头掌控球权甚至左右胜负的场合。不过,根据最近几个赛季的表现来看,本土选手确实争取到了更多的表现机会,并且也完成过一些精彩的最后时刻绝杀,但整体而言,比赛的激烈程度和本土选手的进步都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

外援的运用方式,始终是CBA圈内一个反复讨论的问题。怎样让外援提升联赛的观赏性,同时兼顾外援对比赛的影响力以及本土球员对比赛结果的决定作用,CBA公司的决策层多次在公开活动中表达过他们的见解。

现在,关于四节七人次的外援规定,能够看作是CBA组织的一次新探索。毕竟,重新开启“外援时代”或许会引发一连串的后续影响。从前,四川队依靠“三外援”赢得联赛桂冠,正是“外援时代”的成果之一。

当前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的整体竞技水准,很大程度上依赖外籍球员的参与,无论是比赛过程的激烈程度,还是球员之间的对抗强度,都与此密切相关。当各支球队普遍配置三名,甚至四名外籍球员时,这种更加白热化的内部竞争环境,能否促进本土球员的成长,又或者能够激发年轻球员的迅速提升,正成为下个赛季备受瞩目的问题。

上个赛季,CBA呈现了部分新秀球员的崭露头角,20岁的林葳跻身联赛得分排行榜前十位,而在前二十名名单里,还出现了张镇麟和廖三宁等几位年轻球员的身影。然而,一旦这些年轻人踏上国际赛场,他们在联赛中所取得的进步,仍然难以让他们担当起中国男篮的主力角色。

大量外来球员以及更自由的外援条款,会激发联赛现有年轻球员的潜力吗?抑或他们在被外援夺走比赛主导权和上场机会后,个人成长便会陷入停滞。

外援,对CBA联赛而言,既是助力也是挑战,关键在于CBA公司以及各支球队如何运用它来扫除中国篮球道路上的障碍。

新的俱乐部杯,能给本土球员多少提升机会

当前的联赛竞争态势出现新变化,外员引进规则得到调整,使得本季赛事充满更多讨论焦点,正值三十周岁的CBA联赛,依然承载着诸多新的憧憬。

新赛季的整体安排显示,联赛最显著的调整就是俱乐部杯赛的出现,根据CBA公司总经理蒋健先生的说明,CBA俱乐部杯赛的参赛队伍包括CBA联赛当期所有参赛队伍,CBA俱乐部杯赛和CBA联赛的主客场赛制不一样,会运用赛会制的比赛形式来决出冠军

首届CBA俱乐部杯赛的小组赛环节定在2024年11月首个联赛休赛期举办,赛事将划分成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包含五支参赛队伍。各小组将实施单循环的比赛形式,积分榜上位列前两位的球队将晋级到最终的决赛圈。赛事的决胜环节定在2025年2月那个联赛的间歇期举办,八支从第一阶段突围的队伍将在同一个赛区开展单败淘汰战,由此最终角逐出首届CBA俱乐部杯赛的顶尖名次。

这种赛事安排,很容易让人联想到NBA联盟的季中比赛环节,就是他们称之为季中锦标赛的赛事,NBA这个联盟拥有将近八十年历史,他们才刚刚开始尝试这种比赛形式,在新的一赛季里,这项赛事被他们改成了NBA杯,尽管两者都属于季中阶段的杯形赛事,但在举办目的和比赛规则体系上,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不少差异

NBA的季中赛事绩和常规赛紧密相连,杯赛的输赢会对整个赛季的排名产生一定作用,但CBA的俱乐部杯赛则是一个独立的赛事,各支队伍参与其中是为了赢得一项全新的荣誉,这项杯赛与常规赛以及季后赛没有任何联系。

CBA俱乐部杯赛体现了联赛的自我革新。CBA俱乐部发起这项赛事,意在庆祝联赛进入第30个赛季,并表达对中国篮球的敬意。据蒋健介绍,CBA联赛设立俱乐部杯的核心目的,是响应国家发展三大球项目的号召,推动赛事体系不断完善,同时为国内球员创造更多实践平台。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新赛季的CBA联赛常规赛轮次减少到了46场,比上一赛季减少了6场。但是,如果把整个赛季和新增加的俱乐部杯都算上,从比赛的总数和比赛强度来衡量,新赛季的整体情况与往年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甚至可能会更加激烈。

新赛季的发布会上,中国篮协副主席、CBA公司董事长徐济成表示,中国篮球刚刚度过了非常特殊的夏天,CBA联赛肩负着为国家队伍提供训练机会和培养后备人才的责任,因此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也面临着外界更高的要求,只有联赛的竞技水准持续进步,才能够不断为国家队伍输送能力出众的选手,也才能持续赢得观众的喜爱和支持。

新赛季CBA联赛的核心任务,在于运用多种手段,持续增强比赛的对抗性,而这一目标需要参赛选手、指导老师以及执法人员的齐心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