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周二,一场直播权竞标活动举行,国内电视台支付转播费刷新纪录。
二零一二年,当中英电信参与进来,英超转播的金额便从九千九百万美元,急剧增加到了一亿六千万美元。而今年再次进行竞标,中英电信还让天空电视台把开价提高了一倍。
自2016-17赛季起连续三个赛季,英国电信公司计划投资1.5亿美元,以获得每赛季42场英超赛事的转播权球迷网,与此同时,天空电视台则愿意付出6.4亿美元的天价,拿下142场比赛的播映权,几周前,英超联盟还曾透露,BBC为保住周六晚间精华节目的制作,将在未来三个赛季投入3.1亿美元的资金。
英超的转播费用在过去二十多年里持续上涨,只在1992年因海瑟尔悲剧发生时短暂下降过一次。
按照当前行情,在2016-17赛季期间,即便是英超联赛排名最后的队伍也能获得1.4亿美元的分销收益,这还不包含他们因降级到英冠联赛而领取的补偿金,而英超联赛自身则能得到将近2亿美元的利益分成。
国内拍卖活动已经结束,英超将着手进行海外市场的拓展工作。在上一轮拍卖中,英超海外权益的成交金额增长了37%,最终确定在每赛季10亿美元的水平,对于本次英超联盟同样给出了相似的涨幅预期。
以美国市场为例,NBC是美国英超的总代理机构,他们每年为转播权支付的费用为2.5亿美元,而到了这次拍卖环节,价格极有可能增长到4亿美元。
前一个三年期间,英超每年的海外转播费总额大约在40亿左右,而此次英超海外转播权的竞拍预计能获得125亿美元。
这种情形造成的影响十分明显。英格兰足球联赛的运动员因此获得了更优厚的报酬,更丰厚的报酬又能够招徕更出色的选手加入英格兰足球联赛。海外机构在将选手出售给英格兰足球联赛时,通常会提供更优的转会费。不过状况好像并非仅此而已。

欧足联的财政平衡举措首当其冲。英超俱乐部虽然因转播费上涨而收入增长,但欧足联评估的是俱乐部连续两个赛季的财务状况,因此一旦这些球队因资金充裕而扩充阵容,就有可能触及财务警戒线,进而引发欧足联的审查。
实际上英超与欧足联类似,也计划促使各俱乐部关注自身财务状况,达成可持续性进步,不能因为转播费上涨而过度挥霍。为此英超采取了并行的措施,一方面推行“长期稳定发展方案”,另一方面实施“短期费用管理方案”。联赛明确指出,各俱乐部三年内的资金缺口不应超过1.6亿美元。而短期费用管理方案则着重于球员的薪酬支出,并强制要求设定薪酬上限。
首个赛季即2013-14年,该政策生效,当时球员工资标准已高达八千万美元以上,规定下一年度只能提升六百万美元,但若俱乐部提交盈利增长的有效文件,薪资增幅可突破六百万。
这项措施颇具特色,不过推行时相当严厉。机构的资金增长途径包括赞助商加大投入,或是通过欧冠、欧联杯赛事获利。然而,来自电视播放收益及“核心财政”的部分却未被纳入考量,这样就导致各队完全无法利用“电视经济”来发展。
令人费解的是,短期政策的终结时间恰好是2016年,这个时间点恰好与新合同的起始时间完全一致。现在面临一个难题,英超的经营者们,他们是要坚持遵守既定规范,还是选择开始“放松要求”呢?
另一方面,球迷们的意见也很强烈。众所周知,英超的门票在五大联赛里是最贵的。英超的球迷早就对这点很不满意,如果短期的政策继续推行,球队就能节省很多在球员身上的开销,而电视转播费用的增加让球队有更多资金补贴门票,这样就能让门票价格下降。
球主的资金能够很快回笼,不必像切尔西和曼城的决策者那样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英超的青年培养体系也能从转播收益中获得分成,英格兰足球的前景将更为广阔
球员收入受限,观众入场费用下降,青少年培养得到加强,投资方回报增加……英超转播成本的增长,就是一个相互影响、连锁反应的现象。